皮肤平滑肌瘤

皮肤平滑肌瘤

概述:皮肤平滑肌瘤(leiomyoma cutis)是由皮肤中立毛肌、肉膜或血管壁平滑肌组成的一种良性瘤。临床少见,可分为单纯性平滑肌瘤及与血管结构相关的血管平滑肌瘤。单纯性平滑肌瘤又可根据发生部位分为毛发平滑肌瘤及生殖器平滑肌瘤。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s)较多见,毛发平滑肌瘤(piloleiomyomas)男性较多见,常发生于成年妇女(平均47岁)。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病因

病因:病因尚不明。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s)  较多见,常发生于成年妇女(平均47岁)。常发于下肢,尤其是小腿屈侧及足部。损害为单个皮下结节,呈球形,可推动,直径为O.5~10cm,皮色呈蓝紫色,常有阵发性刺痛或压痛,持续2~3min,可因寒冷、运动、压迫、情绪激动或疲劳而诱发。疼痛程度随时间而逐渐加重。病程缓慢,不能自行消退。
    2.毛发平滑肌瘤(piloleiomyomas)  男性较多见,可多发或单发。好发于面、背和四肢伸侧,皮损为褐红或深红坚实结节,高出皮面。多发者,皮损不对称,常成簇出现,可融合成片,皮损直径为0.1~O.6cm。单发者,结节较大,直径可达2cm。有触痛。在寒冷和压迫时可有自发性疼痛,疼痛时肿瘤隆起。
    3.生殖器平滑肌瘤(genital leiomyomas)  发生于阴囊(图1)、大阴唇,偶或乳头。损害为单个皮内结节,直径为0.5~1cm,表面皮色正常,或呈红或淡蓝色,可长至数厘米,早期无自觉症状,日久可有阵发性疼痛。

并发症

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
    1.血管平滑肌瘤  起源于静脉壁肌肉,位于皮下,有完整包膜。瘤组织内有许多静脉,管壁平滑肌细胞及胶原增生,管腔狭窄或压缩成星状,无内弹力膜和外膜,多见透明样变和黏液样变。平滑肌细胞与周围瘤组织无明显境界。成熟脂肪组织、不典型性变、有丝分裂及坏死少见。
    2.生殖器平滑肌瘤与毛发平滑肌瘤  由大量排列紊乱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组成,毛发和附属器易受累。瘤细胞嗜酸性染色,核周空泡化,核居中,呈长梭形,两端钝圆,染色体均匀分布。生殖器平滑肌瘤,境界相对清楚,位于皮下组织。二者均可形成假包膜、出现局部钙化和黏液样变。如出现有丝分裂,应警惕恶变的发生。

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皮肤纤维瘤  主要为胶原纤维增殖。
    2.高分化平滑肌肉瘤  瘤细胞轻度不典型性,每30个高倍镜视野下找到1个或几个核分裂象。
    3.神经鞘瘤  发生于神经干,多位于四肢屈侧,可左右推动而不能下下移动。组织病理下,神经鞘细胞更细长,胞质淡红,核细长,常呈双行栅状排列。

治疗

治疗:单个肿瘤适合手术切除,切除后极少复发。多发性肿瘤必要时手术切除并植皮。

预后

预后:生殖器平滑肌瘤(genital leiomyomas)早期无自觉症状,日久可有阵发性疼痛。应警惕恶变的发生。

预防

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